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794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9篇
  68篇
综合类   651篇
农作物   32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油茶产量与密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油茶主要产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林分密度对油茶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密度和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茶的最适栽培密度,以期为指导油茶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福建省油茶林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访花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南平、宁德等地油茶林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油茶林中主要传粉昆虫有24种,分属于3目11科17属,其中膜翅目的昆虫种类最多,有11种;大分舌蜂是油茶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其数量多,传粉效率高;传粉昆虫日活动时间在12∶00—14∶30出现高峰,昆虫个体数量平均占全天总数的70%左右;油茶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因昆虫的访花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传粉昆虫数量、行为和频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和M60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随机区组调查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育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的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径比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2.1%~84.9%和75.2%~79.8%,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62~11.67 cm和0.31~0.36 cm。。  相似文献   
104.
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培养条件,以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和岑软3号鲜嫩带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蔗糖和琼脂含量、试验用水、培养基类型、采样时间及是否光照培养等不同的培养条件对油茶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月份所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率高于其它月份;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蒸馏水配制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琼脂质量分数0.51%为最佳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基;以0.1%HgCl2对外植体处理6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接种后直接进行光照培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赣南地区几种不同油茶种植发展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种植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基础,其运作模式不是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油茶种植发展模式。本文针对赣南油茶种植现状、农村经济特点、资源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在国内现有油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运作的几种模式,并对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对2007年从江西和广西引进广州市的29个优良油茶品种进行营养生长、开花动态、花朵形态、果实发育、产量和抗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优良品种中,大部分品种的营养生长较好、抗性较强,且有部分已开花、结果。由于试验数据仅是引进品种早期1~2年的观察结果,其对当地的适应性和表现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7.
杜鹃红山茶花粉保存及其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 a生盆栽杜鹃红山茶嫁接苗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培养时间对花粉发芽的作用,并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率呈抛物线型,在2.5%琼脂+10%蔗糖的培养基上发芽率最高,8 h的培养时间为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的最适观测时间,4℃和-20℃保存都是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长期保存的条件,但4℃保存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油茶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油茶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能有效增加林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利用油茶改造低效公益林的适生区域条件,总结出油茶更新改造和补植套种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9.
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 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山茶属(Camellia)短柱组(sect.Paracamellia)的系统分类获得新的系统学证据。[方法]对短柱茶组10种植物进行了果实解剖特征研究,并应用MVSP软件对短柱茶组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外果皮很薄;中果皮宽广,为多列薄壁细胞,并有大量石细胞;内果皮木质化,极易与种子分离。主成分分析表明,物种之间的距离较远,显示出物种之间的较远亲缘关系;不支持闵天禄将长瓣短柱茶(C.grijsii)归并入攸县油茶(C.yuhsienensis),也不支持将陕西短柱茶(C.shensiensis)作为攸县油茶变种;小果短柱茶(C.confusa)与落瓣短柱茶(C.kiss)之间差异很显著,将其合并是不自然的。[结论]为短柱茶组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